在地震废墟上建起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2023-01-26 12:21:44  来源: 中新网  阅读量:18344     
1

标题:建在地震废墟上的幸福美丽新家园

到了盛夏,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气温接近35摄氏度。孩子们在鲁甸地震纪念馆前的水池里嬉戏玩耍,老人们在纪念馆的高墙下乘凉聊天,附近有许多新房子,远处青山叠翠...

鲁甸,位于滇东北赵露坝子西南,古称朱提自秦刻乌赤路,汉筑南驿路以来,这里就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

日前,鲁甸发生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震后八年,鲁甸人民在废墟上建设了幸福美好的新家园,并依托适宜居住和旅游的生态气候,源远流长的猪蹄印文化,新兴的辣椒产业,永载史册的抗震救灾精神,将当年的震中龙头山镇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抗震救灾,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

当时,甘家寨在地震中被山体滑坡掩埋,成为一个消失的村庄地震发生后,政府引导甘家寨村民搬迁至龙头山镇集中安置当记者走进重生的甘家寨时,看到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建筑,种植着花木,健身器材,路灯,太阳能灯等安装在平坦的小广场上,汽车停在一些人的房子前面

78岁的邹体福和76岁的甘正芬住在一栋一层半的砖混楼房里经过九重葛盛开,藤蔓挂果的花园式庭院,进入一楼客厅,这里电视,饮水机,茶几,沙发等家具一应俱全二楼特别设计了露台

抱着孙子的甘正芬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儿子一个经营农村客运,一个经营火锅店她每天起床后,就去附近的广场和街道逛逛,买些吃的,白天照看孙子现在是过得好,吃得好,心情好她说她一直想去北京看看

和邹体福,甘正芬一家一样,今天的甘家寨充满了生机户数从地震前的89户增加到91户,人口也增加了55人有的人在自家小院里开农家乐,客栈,有的人跑运输,做生意最高年收入达到60万元,最低7万元小区里有中小学,幼儿园,集贸市场,医院,居民过上了出门不沾泥上车的新生活

甘寨涅槃重生,是鲁甸6.5级地震恢复重建的一个缩影在昭通和曲靖,鲁甸,巧家,昭阳,永善,会泽县,按照建设美好家园的要求,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数百万受灾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超震前,生产生活方式也有了质的飞跃

新兴胡椒产业

从龙头山镇开车上山,半个小时就到了被上千棵花椒树包围的光明村过去十年九旱,无灾无年光明村的王云坤告诉记者,村民们世世代代都在多岩石的旱地山坡上挖掘食物,他们不得不看着上帝的脸2000年,光明村根据地理条件,带领村民种植辣椒花椒耐旱,根系庞大,还能固土蓄水

种植花椒后,重庆,成都的采购商慕名而来,花椒成了光明村的扶贫树花椒树也被当地村民称为救命树鲁甸地震时正值花椒摘果期地震时,很多村民在地里摘花椒,活了下来

如今,花椒又成了发财树村民学习现代农业理念,启动花椒林循环经济模式2021年,王云坤在300多棵花椒树上成功种植了仙人掌在他的带动下,光明村13000亩花椒林全部套种仙人掌王云坤说:仙人掌很耐旱,每亩年收入不少于2000元树下养焦林鸡,一块地就能实现好几倍的收入

王云坤的三个孩子分别在昆市和鲁甸县工作,都在市区有房有业身体硬朗,闲不住,他在光明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每个月雇两个员工打理,一年收入60多万

通过多年的发展,位于牛栏江热河谷的光明村2121户农户通过种植花椒致富,成为全国著名的花椒村为了把产业做大做强,光明村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花椒林下资源,发展花椒林养鸡,林下套种仙人掌,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化道路

当年地震受灾的鲁甸,巧家,永善,昭阳四县,大部分位于金沙江,牛栏江干热河谷现在,他们是中国最适合辣椒种植的地区和主产区之一,正在把辣椒变成一个数百亿的产业

纪念抗震精神,重拾朱棣文化

为了纪念那场惨烈的灾难,地震震中龙头山镇设立了鲁甸地震纪念馆,地震亲历者经常前来参观,感叹今昔巨变。

牢记历史,锐意进取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鲁甸地震和灾后重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纪念馆是为了纪念8·03地震从抗震救灾到恢复重建的点点滴滴,铭记历史,激励后人而建

走进纪念馆,黄土外墙上醒目地写着617这个数字,展厅依次呈现着大地与群山的苦难,史诗般的救援,旅游小镇的规划...

纪念馆外,不远处就是朱体印文化中心自汉代以来,伴随着朱顶山银矿的开采,鲁甸已经家喻户晓,获得了千年银都的美誉诗人韩愈有诗我有一副酒杯,我的银子赢了朱体朱缇银最重要的目的是作为国家货币流通

通过灾后重建和扶贫,便捷的交通为龙头山镇旅游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龙头山镇党委书记咸勇说目前,鲁甸正在强化党员干部的作用,依托龙头山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和6.8万亩花椒种植,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好文化旅游和养生保健作用,再现千年朱提银都风采,依托地震遗址公园,抗震救灾纪念馆,防震减灾体验馆,讲述鲁甸6.5级抗震救灾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想把龙头山打造成云南乡村振兴的样板和标杆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